電力惠農 電力興農 電力助農
新時代電力人
書寫
鄉村振興新故事
在瓦房店市趙屯鄉,果樹種植是當地農業的一大特色,黃桃、蘋果是這里的主要農作物。在金普新區三十里堡大連現代農業產業中心,得益于周邊盛產的水果,有多個罐頭加工廠。從水果種植、存儲到加工成罐頭,這一條龍的水果產業發展得紅紅火火,都離不開“電力引擎”的保駕護航。
近年來,隨著農村電網的持續改造升級,用電質量的提高和容量的提升讓果農敢加大種植量,食品加工企業敢上全自動的設備提產能,農民獲得感、幸福感大幅提升。

瓦房店市趙屯鄉趙屯村,這里的主要產業是果樹種植。許義是當地的一位果樹種植戶,家有蘋果樹600余棵。今年的蘋果已經差不多都收了,結束了一年的忙碌,許義難得有了些空閑時間。許義說,種植果樹,最怕的就是干旱時灌溉跟不上。如果趕上春夏之交干旱少雨,就全都得以自來水泵灌溉。
趙屯村的果農灌溉是經歷了三個階段,很多年前是靠人力挑水灌溉,后來有了小水泵,能進行抽水灌溉,再后來,大水泵成了果農們的“灌溉法寶”。許義說,10多年前他還是用的小水泵灌溉,小水泵要用電,那時的電力負荷不足,泵不上水,小水泵只能在2米多的水池里抽水灌溉,灌溉的面積也不大。
在5、6年前,隨著電力改造,大功率水泵出現了,也真正解決了果農灌溉的難題。

“大水泵不僅能從很深的井里抽水,灌溉范圍也非常大。我們的果樹都在山上,尤其是山頂,大水泵電力足,一下子就能將水送到近千米外。我們這幾家果農輪流灌溉,再不怕天旱,影響蘋果產量了。”許義說。
國網瓦房店市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成磊告訴記者,每到農忙需要大面積灌溉時,供電工作人員都會來跟果農們交流,讓大家錯峰用電灌溉。
摘下來的水果有一些不會馬上賣掉,就要存儲到氣調庫里。記者在趙屯村偉業果品的氣調庫里看到,一車一車的蘋果被運送到氣調庫里進行存儲。
負責人洪振述介紹說,他的氣調庫存儲量大約在3000噸,主要存儲的就是黃桃和蘋果,“前兩天剛把黃桃給罐頭廠送過去,空下來的地方就開始存蘋果。氣調庫的溫度要保持在0到-3℃,對電力的需要也很大。而且不需要那么大用電量時,就讓供電公司幫忙給電壓調在低檔,需要時,再調高電壓。既省錢又非常方便,電力負荷還非常充裕,這可是幫了我們大忙了。”
鄉村振興,電力先行。國網瓦房店市供電公司以提升農戶“獲得電力”服務水平為目標,以高效率辦電、高品質服務、高質量供電為己任,為瓦房店地區特色鄉村產業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。大連瓦房店市供電公司營銷專責周洪說:“我們不僅努力追求城市與鄉村供電質量同質化,在優化營銷環境方面也不斷發力,助力鄉村經濟更好的發展。